珙县图书馆始建于1984年5月,原址在珙泉镇。在县委、县政府及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位于巡场镇巡芙干线中坝组团的新馆于2009年建成并正式向读者开放,面积为2900平米。2011年6月起,珙县图书馆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馆内所有空间设施设备面向公众免费开放。2010年起,珙县图书馆在历次评估定级中均被文化部评定为国家“三级图书馆。” 珙县图书馆曾被四川省文化厅授予“文明图书馆”称号,被市妇联评为巾帼建功示范单位,荣获四川省全民阅读先进单位称号。
珙县图书馆是县级公益性图书馆,馆内购置图书目录检索机、电子图书借阅机等先进设备,并在全市率先进行总分馆制建设试点。珙县图书馆是县级图书馆总馆,现辖分馆36个,总分馆之间使用统一的“YUNLIB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 ,统一编目,通借通还,极大方便了乡镇群众借阅图书,有效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馆内现有藏书20余万册,藏书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排架,是珙县的藏书中心、目录中心、信息交流中心、文献资源共享中心、人才培训及学术交流中心,是收集、整理、保存文化典藏和文献信息、电子资源,向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精神文明的窗口。馆内设8个服务窗口:电子阅览室、多媒体阅览室、综合阅览室、少儿阅览室、科技阅览室、地方文献室(采编室),每周开放56小时以上(书香亭分馆每周服务时间84小时),对外提供文献、电子资源内阅外借、参考咨询、信息检索等服务,举办讲座、培训、优秀影视片展播等活动。面向乡镇中心书屋、社区书屋、农家书屋等统筹建设了40条文化服务专线,使县图书馆的现代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广阔背景下,珙县图书馆必将充分发挥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中的重大作用,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