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给孩子的八堂文学课

  • 发布时间:2019-01-18 15:46:08
  • |
  • 作者:珙县图书馆
  • |
  • 阅读次数:815次

这是一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带给孩子们的文学启蒙读本,内容包括了与成长密切相关的八个主题:童年野趣、梦境奇遇、民俗饮食、动物史诗、亲情眷恋、阅读往事、旅行见闻、我的演说……共三十二篇美文,均选自莫言的小说。原文+导读+赏析+练习,让孩子真正和莫言学写作。


image.png?v=1739411342223

作者:莫言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8年11月 

image.png?v=1739411342223


故乡的原野


高密东北乡东南边隅上那个小村,是我出生的地方。村子里几十户人家,几十栋土墙草顶的房屋稀疏地摆布在胶河的怀抱里。村庄虽小,村子里却有一条宽阔的黄土大道,道路的两边杂乱无章地生长着槐、柳、柏、楸,还有几棵每到金秋就满树黄叶、无人能叫出名字的怪树。


沿着这条奇树镶边的黄土大道东行三里,便出了村庄,向东南方向似乎是无限地延伸着的原野扑面而来。景观的突变使人往往精神一振。黄土的大道已经留在身后,脚下的道路不知何时已经变成了黑色的土路,狭窄,弯曲,爬向东南,望不到尽头。人至此总是禁不住回头,回头时你看到了村子中央的天主教堂上那高高的十字架上蹲着的乌鸦变成了一个模糊的黑点,融在夕阳的余晖或是清晨的乳白色炊烟里。也许你回头时正巧是钟声苍凉,从钟楼上溢出,感动着你的心。黄土大道上树影婆娑,如果是秋天,也许能看到落叶的奇观:没有一丝风,无数金黄的叶片纷纷落地,叶片相撞,索索有声,在街上穿行的鸡犬,仓皇逃窜,仿佛怕被打破头颅。


如果是夏天站在这里,无法不沿着黑土的弯路向东南行走。黑土在夏天总是黏滞的,你脱了鞋子赤脚向前,感觉会很美妙,踩着颤颤悠悠的路面,脚的纹路会清晰地印在路面上,但你不必担心会陷下去。如果挖一块这样的黑泥,用力一攥,你就会明白了这泥土是多么的珍贵。我每次攥着这泥土,就想起在商店里以很高的价格出售的那种供儿童们捏制小鸡小狗用的橡皮泥。它仿佛是用豆油调和着揉了九十九道的面团。祖先们早就把这里的黑泥,用木榔头敲打几十遍,使它像黑色的脂油,然后制成陶器、砖瓦,都在出窑时呈现出釉彩,尽管不是釉。这样的陶器和砖瓦是宝贝,敲起来能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继续往前走,假如是春天,草甸子里绿草如毡,星星点点、五颜六色的小小花朵,如同这毡上的美丽图案。空中鸟声婉转,天蓝得令人头晕目眩。文背红胸的那种貌似鹌鹑但不是鹌鹑的鸟儿在路上蹒跚行走,后边跟随着几只刚刚出壳的幼鸟。还不时地可以看到土黄色的野兔儿一耸一耸地从你的面前跳过去,追它几步,是有趣的游戏,但要想追上它却是妄想。门老头子养的那匹莽撞的瞎狗能追上野兔子,那要在冬天的原野上,最好是大雪遮盖了原野,让野兔子无法疾跑。

image.png?v=1739411342223

前面有一个池塘,所谓池塘,实际上就是原野上的洼地,至于如何成了洼地,洼地里的泥土去了什么地方,没人知道,大概也没有人想知道。草甸子里有无数的池塘,有大的,有小的。夏天时,池塘里积蓄着发黄的水。这些池塘无论大小,都以极圆的形状存在着,令人猜想不透,猜想不透的结果就是浮想联翩。前年夏天,我带一位朋友来看这些池塘。刚下了一场大雨,草叶子上的雨水把我们的裤子都打湿了。池水有些混浊,水底下一串串的气泡冒到水面上破裂,水中洋溢着一股腥甜的气味。有的池塘里生长着厚厚的浮萍,看不到水面。有的池塘里生长着睡莲,油亮的叶片紧贴着水面,中间高挑起一枝两枝的花苞或是花朵,带着十分人工的痕迹,但我知道它们绝对是自生自灭的,是野的不是家的。朦胧的月夜里,站在这样的池塘边,望着那些闪烁着奇光异彩的玉雕般的花朵,象征和暗示就油然而生了。四周寂静,月光如水,虫声唧唧,格外深刻。使人想起日本的俳句:“蝉声渗到岩石中。”声音是一种力呢还是一种物质?它既然能“渗透”到磁盘上,也必定能“渗透”到岩石里。原野里的声音渗透到我的脑海里,时时地想起来,响起来。


我站在池塘边倾听着唧唧虫鸣,突然,一阵湿漉漉的蛙鸣从不远处的一个池塘传来,月亮的光彩纷纷扬扬,青蛙的气味凉森森地粘在我们的皮肤上。仿佛高密东北乡的全体青蛙都集中在这个约有半亩大的池塘里了,看不到一点点水面,只能看到层层叠叠地在月光中蠕动鸣叫的青蛙和青蛙们腮边那些白色的气囊。月光和青蛙们混在一起,声音原本就是一体—自然是人的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在天安门集会,青蛙在池塘里开会。


(节选自散文《会唱歌的墙》,标题为编选者所加)



奇梦



大概在我五岁左右的时候,在一个炎热的夏天的中午,我躺在热如煎饼鏊子的炕上睡觉。睡梦中我看到院子里的水缸无声无息地碎了,缸里的水汹涌地四处奔流,缸中养着的两只绿毛大螃蟹随水涌出,在潮湿的泥土中爬动,也是在缸中养着的那两条青背鲫鱼在泥巴水中弹跳,一只红色的公鸡奓着羽毛,歪着头,啄鲫鱼的眼睛。我一骨碌从炕上爬起来,冲到院子里,我的快速行动把正在堂屋里用艾蒿熏蚊蝇的母亲吓了一跳。母亲大喊:树根,你干什么去?


我说:水缸破了。


我一语未了,院里的水缸随即破了。所有的景象与我梦中的景象相同。


母亲惊愕地看着这一切。她拾起一块碎缸片看看,目光中流出狐疑和迷惘。祖父和祖母也闻声而至,都铁板着脸,责我打破水缸的罪过。母亲为我辩解。但她的辩解碰到祖父母铁一般的逻辑上,显得软弱无力。祖母气汹汹地指点着我母亲的额头说:不碰它它如何会破!护孩子不是这个护法,俗话说得好:惯子如杀子!


母亲只好忍气吞声了。我刚想替母亲也替我自己辩解,父亲好像从天而降,插在了两个阵营之间,在祖母的阴险的煽动下,他赏了我一脚一巴掌,又赏了母亲一巴掌。母亲捂着脸哭了,我没有哭,我感到心中燃起了怒火,我咬牙切齿地骂道:总有一天我要向你们讨还血债,千刀万剐了你们这些坏家伙。


我的话骂出口,母亲竟然也赏给我几巴掌,不是装模作样地打,而是真打。我分明地感到她的手骨被我的头骨反弹回去。我心中百感交集,一时不知道究竟谁是我的敌人,谁又是我的朋友。


当天夜里,在点燃的蒿子散发出的烟雾中,我蜷缩在炕角上,咬着牙根恨人。我听到母亲叹息一声,并随即感到母亲布满茧子的手伸到我的头上。她的手摩擦着我的头皮,嚓嚓响。于是,母亲退出了我的敌人的阵线,与我站在了一边。母亲说:


树根,我的儿,再也不要瞎说。他们是你的祖父母,你要孝敬他们,否则,天要用雷电轰你。


可是,母亲,您是亲眼看到的,那水缸并不是我打破的呀。


你果真在梦中看到了那水缸破裂的情景?


母亲,我没有骗你。


母亲不说话了。我虽然闭着眼,也能看到母亲在黑暗中盯着黑暗沉思。


母亲说:儿啊,你帮娘梦一梦,看看去年我们家丢失那五个饽饽被谁偷去了。你记得不,为那五个饽饽,我承受了多大的委屈。你祖母至今还咬定那五个饽饽被我偷吃了。


好。我答应了母亲。我将用自己的梦为母亲洗刷清白。

这夜里我果然梦到了那五个饽饽,它们是被一只黄鼠狼弄到院子正南靠着杏树的那个陈草垛里了。黄鼠狼用尖尖的嘴巴拱着团团旋转的饽饽,四条粗短的小腿笨拙又麻利地挪动着。我把梦中情景对母亲讲述了一遍,母亲说:


树根,这事儿你对谁也不要提起。


几天后,母亲对祖母说:那垛陈草,该倒一倒了。要不就烂掉了。


祖母不满地说:你早就该倒,我天天闻着那烂草的味道,但强忍着不说,省得得罪了你。好像这日子是为我过的一样,我能活几年?一撒手一闭眼,一个铜板也带不到阴曹地府,所以呀,糟蹋了也是你们的,积攒了也是你们的。从今之后,我不与你们积恶为仇,也免得让你那宝贝儿子成了大气候回来将我千刀万剐。


母亲连声赔不是,说树根小孩子,不知从什么野孩子那里学来几句匪话,胡乱运用,其实他并不知道这些话的意思。


祖母却说:好了,倒草去吧!任你是巧嘴的鹦鹉,也说不破我心中的潼关!我心里像明镜一样。


祖母狠狠地斜了我一眼,我感受到了她对我的刻骨仇恨。


母亲揭掉草垛上那腐朽的苫片,一股股的蒸气冒出来。那些陈年的麦草结成了个儿,一块块,宛若破毡。


果然,母亲从草垛的中央翻出了一堆长了绿毛的饽饽。其中一个还完整着,其余的已被那小兽的牙齿啃嚼得七零八碎。母亲立即惊呼起来:


婆婆呀,你快来看。


祖母极不情愿地走过去,还问:


让我看什么?


她随即便看到了。然后阴沉着脸,一声不吭地回屋里去了。


我看到母亲脸上飞扬着神采,眼睛里饱盈着泪花。我心中也跳跃着欢欣鼓舞的情绪,我终于为母亲平反了冤案,靠了我做梦的奇艺。但愿这奇艺永远伴随着我。但我的祖母又如一股黑旋风从屋子里转出来,她用令人难以忍受的嘲讽口吻说:


谁又能保证不是贼偷了藏在这里的呢?


这无疑是直指母亲是贼了,我愤怒地说:


我梦见了,是黄鼠狼偷的!


好大一个黄鼠狼!祖母说,我活了七十年,还没见过两条腿的黄鼠狼呢!


简直就如梦话一样,母亲面前的乱草拱动起来,一匹硕大的黄鼠狼钻了出来,似乎对着祖母点了点头,然后一溜烟地沿着墙根走了。


祖母一屁股坐在地上,嘴里叨咕着:


黄大仙恕罪,黄大仙恕罪。


母亲赶紧扔掉手中的草,用一双黑手,把祖母架起来,扶到屋里去。我原本以为母亲会对祖母展开猛烈反击,杀杀她的威风。让她在铁一样确凿的事实面前低下头去。但想不到母亲的态度较之从前更加谦恭,好像受冤屈的不是她而是祖母一样。


(节选自中篇小说《梦境与杂种》,标题为编选者所加)

名家推荐 


鲜明的人道主义,顽强的英雄主义和苦难的理想主义,是莫言作品传递给我们的情怀,也是青少年应该从中汲取的精神养料。


——朱永新(著名教育家,新教育实验创始人)


莫言对事物的触、嗅、听等感觉的描写,有许多源于他自己少年时代对世间事物的感觉和想象,蕴含着一个少年原初经验的饱满和勃勃生机,也洋溢着一位优秀作家想象力的飞扬和淋漓透彻的语言快感。


——曹文轩(著名作家,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全国统编小学与初中语文教材主编)


莫言所描绘的是成人的世界,但是他的感知方式,在很多时候恰恰是孩子式的。与其说莫言保留童心,不如说这就是天赋。


——毕飞宇(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


莫言不仅善于通过写人来挖掘丰富的人性,而且也善于写动物,把动物写得像人。但更难得的是,他还能把人写得像动物,让你感觉到人和动物其实都是大自然的一分子。


——沈石溪(儿童文学作家,中国动物小说大王)


莫言的作品代表着汉语文学的一种高峰,其中汪洋恣肆的想象力与透明澄澈的赤子心,尤其能够激发孩子们对于文学、对于阅读的热爱,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审美眼界和阅读品位。


——方卫平(儿童文学理论家,著名阅读推广人)


一套拉近青少年读者与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距离的文学读本和写作范本。通过这套书,可以全面体会和学习莫言作品中真挚明快的语言表达、独具个性的想象方式,以及文字背后的真情实感与人文情怀。


——孙云晓(著名家庭教育专家,作家)


地址:宜宾市珙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内,邮编:644500

今日访问量:118 总访问量:1756150